一、学院重视
1. 学院成立了数学科学学院过程性评价改革工作实施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有:组织与课程过程性评价改革密切相关的培训;
审核参与过程性评价改革课程的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负责对参与过程性评价改革课程的监督和检查工作。
2. 本学期初制定了数学科学学院“课程过程性评价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本学期过程性评价教学改革的一些具体措施。
二、 教师广泛参与
1. ISEC项目任课教师:
数学科学学院自2013至今已有6名教师(赵国忠、辛小青、郭怀民、郭鹏云、王丽花、吴磊)获得ISEC课程任教资格并承担了相关课程的教学。这部分教师在实行过程性评价中思想观念转变快、办法多、积极性较高。
2. 上学期,学院动员部分教师在部分课程中实行了过程性评价。学院对该类课程的教学工作量的计算在原有基础上乘了1.2的系数。该部分教师在实行过程性评价中也积累了较宝贵的经验并和全体教师做了分享。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类别 |
实施的教师 |
1 |
数学分析2 |
专业必修课 |
徐国明、薛英 |
2 |
高等代数2 |
专业必修课 |
高明、王强 |
3 |
解题方法 |
专业选修课 |
王强 |
4 |
高等数学B(下) |
其他学院的大学数学课程 |
辛小青、王丽花 |
5 |
数学教学论 |
专业选修课 |
杨尚 |
6 |
数学建模 |
专业必修课 |
赵国忠 |
7 |
微分方程数值解 |
专业选修课 |
赵国忠 |
3. 一些计算机类课程及数学实验、实变函数课程,本身就和过程性评价较接近,部分教师也自发尝试了过程性评价的考核方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学院的仲兰芬老师在Java程序设计、郭鹏云老师在数学实验、徐君老师在实变函数课程教学中都采用了过程性评价考核方式,并和部分教师交流了他们的教学心得。
4. 2015级任课的全体教师,包括承担其他学院高等数学课程任课教师,因此大部分教师均投入到了过程性评价的实践中。
三、学院组织了较多的学习和研讨
1. 部分教师参与了学校组织的教学沙龙活动及过程性评价的讲座。
2. 学院组织了三次关于过程性评价的研讨。上学期4月份学院参与过程性评价的教师组织了教学研讨,交流了过程性评价中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本学期开学初及期中教学检查期间面向全体教师进行了过程性评价的研讨,邀请部分过程性评价做的较好的教师报告了他们的教学经验。部分教师教学研讨的报告题目如下:
序号 |
教师 |
题目 |
备注 |
1 |
仲兰芬 |
对过程的控制—仲兰芬过程化教学心得 |
具体方法:包产到户、互讲最重、积极反馈、以组评价、钢铁制度 |
2 |
辛小青 |
过程性评价的心得 |
以高等数学B为例介绍了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目标设定等内容 |
3 |
郭鹏云 |
关于过程性评价的分享-我们需要向哪些方向改变? |
思想转变:对于课程----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去认识;对每个学生----保持从始至终的关注;对每一节课----精心打造(目的,内容、设计、考核);对学生的积极性----全方位的调动(方式、方法);对教学----反思和总结,提升自己创造课堂的能力。 |
4 |
王丽花 |
过程性评价渗入到数学的课堂中 |
分析了过程性评价能够解决的问题;报告了数学课程过程性评价的评价标准和考核方式的制定;过程性评价在数学课程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
四、存在的问题
1. 参与过程性评价过程的教师教学理念转变较慢。尽管考核方式做到了多样化,但在课堂上真正落实过程性评价理念的方式方法较单一。
2. 学院教师承担的课程较多,在所承担的大部分课程中推行过程性评价考核方式,教师们的时间付出捉襟见肘。极个别教师在时间上投入过少,影响了过程性评价的效果。